全国卫生统计工作管理办法(1999年)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12 14:10:14   浏览:8526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全国卫生统计工作管理办法(1999年)

卫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

第3号

现发布《全国卫生统计工作管理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1992年6月20日卫生部发布的《全国卫生统计工作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部长 张文康

一九九九年二月二十五日


全国卫生统计工作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全国卫生统计工作的组织和指导,保障卫生统计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充分发挥卫生统计在多层次决策和管理中的信息、咨询与监督作用,更好地适应我国卫生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及其《实施细则》,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卫生统计工作的基本任务是依照《统计法》和国家有关法律、政策,采集卫生资源投入、分配与利用,卫生服务质量和效益,居民健康水平等统计数据,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分析,实行统计咨询与统计监督。
第三条 各部门、各级各类卫生事业单位,从事医疗卫生服务的私人开业机构和个体开业人员,必须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送卫生统计数据。
第四条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卫生事业单位要把统计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加强领导,定期检查并监督统计工作法规、计划和统计报表制度的执行情况。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在开展统计工作中应与同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密切配合,并在统计业务上接受同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的指导。
第五条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卫生事业单位应按照《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加强统计力量,充实统计人员,提高统计人员的素质。
第六条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事业单位必须将统计工作经费列入卫生经费计划,从经费上保证统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和统计事业的发展。
第七条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事业单位要加快推广和应用现代计算与信息传输技术,建立统计信息自动化系统,提高卫生统计服务质量和效率。
第八条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事业单位的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按照《统计法》行使卫生统计调查、统计报告和统计监督的职权,执行本部门、本单位统计执法情况检查,不受任何侵犯。
第九条 为了完善统计法制建设,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事业单位必须根据本《办法》,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和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制定统计工作制度。
第二章 卫生统计机构
第十条 卫生部设立统计机构,各司(局)根据本司(局)统计业务的需要配备统计人员。
第十一条 各省(压、市)卫生厅(局)一设统计机构或综合统计工作所在处(室)配备专职统计人员,各处(室)配备兼职统计人员。省(区、市)辖市(区X计划单列市卫生局配备专职统计人员;地(市、州、盟)、县卫生局根据统计工作任务的需要配备专职或兼职统计人员。
第十二条 卫生事业单位统计机构与统计人员
(一)县及县以上医院设立统计机构,充实专职统计人员。乡(镇)卫生院配备与本单位统计工作任务相适应的统计人员。
(二)省(区、市)卫生防疫、防治、妇幼保健等机构设立统计科(室);地(市、州、盟)、县预防保健机构,门诊部、专科防治所(站)等其他机构根据本单位统计工作任务的需要配备统计人员。
第三章 卫生统计机构职责
第十三条 卫生部统计机构是卫生部统计行政工作的执行机构,直接负责综合统计任务,指导全国卫生统计工作,为制定卫生方针政策和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实行宏观调控与科学管理服务。其主要职责是:
(一)在卫生部领导、国家统计局的业务指导下,草拟全国卫生统计工作方针政策和规划;
(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国家社会统计调查的原则,草拟全国卫生部门统计法规和卫生统计报表制度,组织并执行全国卫生部门统计法规执行情况检查;
(三)负责全国卫生综合统计年报、国家卫生服务调查,针对全国卫生改革与发展中出现的情况和问题开展有关专项调查,管理和协调本部各司(局)的业务统计工作;
(四)负责公布全国卫生事业发展情况统计公报,统一管理、提供全国卫生统计资料,审核和管理本部各司(局)制发的业务统计报表、调查方案,审核本部各司(局)发布的业务统计数据,归口管理全国卫生统计分类标准及其代码的制订工作;
(五)组织建立全国卫生统计信息管动化系统,并对此实行管理和技术指导;
(六)进行统计分析和统计科学研究,实行统计咨询与监督;
(七)组织并指导全国卫生统计人员和各级卫生统计机构计算机人员的业务学习和培训,配合有关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本部门统计、计算机人员的技术职务评定工作;
(八)开展卫生统计信息的国际交流;
(九)协调中国卫生统计学会的业务工作。
第十四条 各省(区、市)卫生厅(局)统计机构或综合统计工
作所在处(室)执行本厅(局)统计行政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一)在卫生厅(局)领导、卫生部统计机构和地方同级人民政
府统计机构的业务指导下,按照全国卫生统计法规、规划和统计报表制度的指导原则以及有关规定,草拟本地区卫生统计工作制度、规划和统计报表制度,执行国家卫生统计调查任务,指导本地区卫生统计工作,组织并执行本地区卫生部门统计法规执行情况检查;
(二)负责本地区卫生综合统计年报、卫生服务调查,针对本地区卫生改革与发展中出现的情况和问题开展有关专项调查,管理和协调本厅(局)其他处(室)的业务统计工作;
(三)负责公布本地区卫生事业发展情况统计公报,统一管理、提供本地区卫生统计资料,审核和管理本厅(局)其他处(室)的业务统计报表、调查方案,审核本厅(局)其他处(室)发布的业务统计数据;
(四)组织建立本地区卫生统计信息自动化系统,并对此实行管理和技术指导;
(五)进行统计分析和统计科学研究,实行统计咨询与监督;
(六)组织并指导本地区卫生统计人员和各级卫生统计机构计算机人员的业务学习和培训;配合本地区有关部门按照国家规定进行本部门统计、计算机人员的技术职务评定工作;
(七)开展卫生统计工作的对外交流;
(八)协调本地区卫生统计学会的业务工作。
第十五条 卫生事业单位统计机构执行本单位综合统计职能。其主要职责是:
(一)执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卫生统计规章和卫生统计报表制度;
(二)建立健全本单位统计工作制度;
(三)填报上级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统计调查表,收集、整理和统一提供本单位卫生统计资料,管理和协调本单位其他科(室)的统计工作;
(四)对本单位的计划执行、业务开展和管理工作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实行统计咨询和统计监督;
(五)管理本单位的统计调查表、各项基本统计资料和数据库。
第四章 卫生统计人员
第十六条 各级卫生事业单位应依照国家规定评定统计于部技术职称,逐步实行统计专业技术职称聘任制度。增加或补充专职卫生统计人员,原则上应从高等院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中考核录用。对现有不完全具备统计专业知识的专职卫生统计人员,应由所在部门或单位进行培训,卫生事业单位统计人员并要参加当地人民政府统计机构组织的技术职称资格考试。
第十七条 卫生部、各省(区、市)卫生厅(局)举办在职卫生统计干部或师资培训班、讲习班,委托部分中等卫生学校开办卫生统计专业班,还可根据全国或本地区卫生统计工作发展的需要,委托有条件的高等医学院校开办卫生统计专业后期分化班,培养高级卫生统计专业人员。卫生事业单位应在卫生行政部门的安排下,组织本单位统计人员参加统计培训班、讲习班学习,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
第十八条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事业单位要为统计人员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以保证统计人员搞好本职工作。
第五章 卫生统计调查和统计报表制度
第十九条 卫生行政部门管辖范围内的全国卫生统计报表必须由卫生部统计机构审核,经卫生部批准颁发,并报国家统计局备案。统计调查范围超出卫生行政部门管辖范围的全国卫生统计报表,须由卫生部统计机构审核,经卫生部报国家统计局批准后颁发。卫生行政部门管辖范围内的地方卫生统计报表,必须由地方卫生行政部门统计机构或综合统计工作所在机构审核,经地方卫生行政部门批准颁发,并报地方同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备案。统计调查范围超出卫生行政部门管辖范围的地方卫生统计报表,须由地方卫生行政部门统计机构或综合统计工作所在机构审核,经地方卫生行政部门报地方同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批准后颁发。
第二十条 由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经同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备案或批准的卫生统计报表,必须在表的右上角标明表号、制表机关名称、备案或批准机关名称、备案或批准文号。卫生统计机构或统计人员必须严格按照统计调查程序、上报日期和有关规定执行统计调查任务,不得拒报、迟报,更不得虚报、瞒报、伪造或篡改。
第二十一条 卫生部制定的《全国卫生统计报表制度》是全国统一的卫生统计标准,其内容包括统计分类目录。指标涵义、计算方法、。统计范围、机构代码等。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可在严格执行《全国卫生统计报表制度》的前提下,制定补充性的地方卫生统计报表制度。卫生统计报表制度未经制定机关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修改。
第二十二条 卫生行政部门统计机构或综合统计工作所在机构与本部门其他机构的统计调查必须分工明确,相互协调,不得交叉重复
第二十三条 卫生统计调查的方式除全面统计报表外,还应积极开展各种类型的专项调查。卫生行政部门管辖范围内的专项调查,须由卫生行政部门统计机构或综合统计工作所在机构审核。超出卫生行政部门管辖范围的专项调查,须由卫生行政部门统计机构或综合统计工作所在机构审核,经卫生行政部门报同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批准后实施。专项调查能够满足的不用全面统计调查,一次性调查能够满足的不用经常性调查,专项调查的内容原则上不能和全面统计报表的内容重复。
第二十四条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事业单位有权拒绝填报违反《统计法》与本《办法》所颁发的各种统计调查表。
第六章 卫生统计资料的管理和公布
第二十五条 卫生行政部门、卫生事业单位统计机构或综合统计工作所在机构分别统一管理本部门、本单位的卫生统计资料,统计数字不得数出多门,各行其事。同一卫生行政部门、卫生事业单位内的其他机构必须向本部门、本单位统计机构或综合统计工作所在机构提供各项业务统计数据。各级卫生部门统计机构或未设统计机构的卫生部门编辑和提供卫生统计资料,须由本机构领导或本部门的主管领导审批。代表国家、地区或单位的卫生综合统计数字,必须由各自主管的卫生行政部门、卫生事业单位统计机构或综合统计工作所在机构对外公布,并以此为准。卫生行政部门、卫生事业单位内其他机构公布业务统计数字,必须经本部门、本单位统计机构或综合统计工作所在机构审核。
第二十六条 各级卫生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原始记录、登记表、台帐和统计资料档案制度,确保统计数字数出有据,准确无误。
第二十七条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事业单位要建立统计资料审核、查询、订正制度。上报的统计调查表,由制表人签名或盖章,并经本单位领导审核、签名或盖章后,加盖本单位公章。单位领导和统计人员要对统计数字的准确性负责。
第二十八条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事业单位要搞好统计服务,充分利用可以公开的卫生统计资料为社会和公众服务。提供卫生统计数据,编辑、出版和发行卫生统计资料实行有偿和无偿服务相结合。
第七章 奖 惩
第二十九条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事业单位应对下列统计人员或集体给予奖励:
(一)在卫生统计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
(二)坚持依法统计,抵制统计违法行为有突出表现的。
第三十条 凡有下列行为之一,应由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予以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可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或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一)虚报、瞒报、伪造、篡改卫生统计数字的;
(二)拒报或屡次迟报卫生统计数据的;
(三)侵犯卫生统计机构、卫生统计人员行使《统计法》与本《办法》职权的;
(四)对拒绝、抵制篡改统计资料或编造虚假数据行为的统计人员进行打击报复的。
第三十一条 对违反《统计法》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章 附 则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由卫生部负责解释。
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1992年6月20 日卫生部发布的《全国卫生统计工作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中央宣传部、司法部、民政部、农业部、全国普法办关于印发《关于加强农民学法用法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中宣部司法部 民政部 农业部等


中央宣传部、司法部、民政部、农业部、全国普法办关于印发《关于加强农民学法用法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宣传部、政府司法厅(局)、民政厅(局)、农业厅(局)、普法依法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宣传部、司法局、民政局、农业局、普法依法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

  现将《关于加强农民学法用法工作的意见》印发给你们,请各地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中宣部司法部   

  民政部农业部   

  全国普法办

二〇〇七年八月九日

  关于加强农民学法用法工作的意见

经过20多年的农村普法教育,我国广大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明显增强,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成效显著,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农民学法用法工作,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举措,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证,是提高农民法律素质和依法办事能力的重要途径。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的《中宣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五个五年规划》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提高农民法律素质,保障农民合法权益,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就进一步加强农民学法用法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加强农民学法用法工作,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实施“五五”普法规划,深入宣传宪法和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依法处理各种利益关系,依法维护合法权益,依法参与农村基层经济和社会事务的管理,为维护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目标任务

加强农民学法用法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适应农村干部群众对法律知识的现实需求,教育、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学法用法。通过深入开展农民学法用法工作,进一步增强农民的法律意识,树立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观念;进一步增强农村“两委”干部的法律素质,提高依法决策、依法管理、民主管理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改善农村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增强农民工的法制观念,切实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进一步提高农村法治化管理水平,为保障和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奠定良好法治基础。加强农民学法用法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一)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要在广大农村进一步加强宪法的学习宣传,增强农民的宪法观念, 提高农民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性,形成崇尚法律的社会风尚。深入学习宣传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积极开展农村基层民主自治观念的宣传教育,增强农民依法参与村级事务管理的能力。

  (二)深入学习宣传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法律法规。加强契约自由、公平竞争、诚实信用等市场经济基本法律原则和制度的宣传教育,维护农村市场经济秩序。开展农业法律法规宣传教育,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维护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合法权益。围绕广大农民群众关切、反映强烈和社会危害严重的问题,广泛开展以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药品、农资等为重点的法制宣传教育。重点宣传好物权法、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合同法、公司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担保法等法律法规。

  (三)深入学习宣传维护农村和谐稳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依法维权、依法信访宣传教育,引导农民依法表达利益诉求,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有效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促进农村社会治安稳定。要重点宣传好刑法、刑事诉讼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婚姻法、继承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妇女权益保障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信访条例等法律法规。

  (四)深入学习宣传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紧密结合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加强土地征收、承包地流转、社会救助、劳动和社会保障等方面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预防和减少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矛盾,维护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要重点宣传好农业法、土地管理法、土地承包法、种子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法律援助条例等法律法规。

  (五)坚持法制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大力推进农村民主法治建设。坚持以农民学法用法工作为基础,以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民主管理、村民自治为重点,以“民主法治村”创建活动为载体,进一步加大农村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力度,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实现农民群众当家作主。

  三、基本原则

  (一)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紧围绕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提出的总体目标以及“五五”普法规划确定的各项任务要求,扎实开展农民学法用法工作,引导农民群众依法处理矛盾纠纷,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二)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农民。从维护广大农民群众根本利益出发,着力解决与农民群众合法权益密切相关的问题,坚持法制宣传与法律服务相结合,注重提高农民法律素质和依法维权的能力,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

  (三)坚持广泛参与,形成合力。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农民学法用法工作,积极发挥大众传媒作用,鼓励引导各类社会组织支持农民学法用法守法,逐步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

  (四)坚持与时俱进,求实创新。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农民学法用法工作与国家中心工作的结合点,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工作形式,丰富工作载体,努力提高农民学法用法工作的实效性。

  (五)坚持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总结推广先进典型,针对不同对象的不同需求,提出不同工作目标,采取便于农民群众接受的方式方法,灵活施教,努力提高农民学法用法的积极性。

  四、工作措施

  (一)深入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在农村开展以“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为主题的农民法制教育活动,建立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教育农民依法行使权利、履行法定义务,依法表达利益诉求,形成遵守法律、依法办事的社会风尚,促进农民学法用法工作落实。要根据农民的学法需求,编印通俗易懂的法制宣传书刊、挂图和音像资料,免费赠送农民群众,为农民群众学法用法提供必备的资料。

  (二)积极开展“民主法治村”创建活动。要深入推进农村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村务、财务公开,实现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促进农村民主法治建设。要依法修订完善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充分发挥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支持和保障村民自治组织依法行使职权,健全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要结合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建设等工作,及时化解农村各种矛盾和纠纷,切实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三)加强农村“两委”干部法律知识培训。要采取集中培训和以会代训等形式,积极组织农村“两委”干部开展法律知识轮训工作,年度集中学法时间不少于2天。重点学习与农村生产生活、民主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使其成为农民学法用法的带头人和农村民主法治建设的实施者。“五五”普法期间,要努力实现在每个行政村“两委”干部中培养一名熟悉法律知识的兼职法制干部。

  (四)加大对农民工的法制宣传教育力度。要结合农民工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法制宣传教育,培养农民工遵纪守法观念和依法维权意识,营造尊重和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的良好氛围。要建立健全政府、企业、社会各方面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农民工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网络,及时掌握农民工学法用法需求和依法维权情况。定期组织法律服务工作者为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五)加强农村法制宣传员队伍建设。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法制宣传员队伍建设,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法律业务水平和宣传演讲水平。积极组织专业文艺团体、法制宣传志愿者,深入农村田间、地头,以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讲法律知识。要进一步发挥基层法律工作者的作用,定期开展针对农民群众的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活动。要加强对农村基层人民调解员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员队伍在处理农村矛盾纠纷、促进农民学法用法中的作用。

  (六)加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阵地建设。要加大农村法制宣传教育阵地建设的投入,提高现有阵地的利用程度,为农民学习法律知识、获取法律服务提供稳定便利的场所。力争在“五五”普法期间做到每个乡镇设立一个法制辅导站,每个行政村建立一个法律图书角,每个居民小组或者自然村建立一个法制宣传栏,每个农民家庭培养一名法律明白人。县级以上电视台、农村广播网、农民夜校要开辟学法专栏,结合农村实际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和生动活泼的法制宣传教育,向农民群众普及法律知识,力争推出一批农村法制宣传精品节(栏)目。

  五、工作要求

  (一)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农民学法用法工作,把做好农民学法用法工作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基础工作来抓,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要健全完善农村普法经费保障机制,切实保障农民学法用法经费足额到位,专款专用。

  (二)各级党委宣传部门和政府司法行政、民政、农业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共同做好农民学法用法工作,形成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密切配合、合力推进的工作局面。要根据“五五”普法规划的总体部署,通过调查研究、督查考核等手段,组织协调、指导检查各地开展农民学法用法工作,不断提高农民法律素质和农村法治化管理水平,实现农村社会秩序良好,群众安居乐业。

  (三)要注意发现和推广典型经验,以点带面。各地要加强调查研究,深入农村实际,积极开展农民学法用法试点工作。要注意培养树立典型,及时总结推广经验,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学法用法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好地引导、推动农民学法用法工作。

  (四)加大督促检查力度,把农民学法用法工作落到实处。要进一步研究农民学法用法工作的规律和特点,不断完善考核评价办法,建立农民学法用法目标责任制,明确并强化各相关部门和农村“两委”干部责任,把农民学法用法工作情况和效果,作为考核各相关部门和农村“两委”干部的重要内容。全国普法办将适时表彰在开展农民学法用法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五)各地要根据本意见,结合实际,研究制定本地区实施方案,认真抓好落实,把农民学法用法活动不断引向深入。

建设部房地产业司关于印发《全国城市物业管理优秀大厦标准及评分细则》的通知

建设部房地产业司


建设部房地产业司关于印发《全国城市物业管理优秀大厦标准及评分细则》的通知
建设部房地产业司




各省、自治区建委(建设厅)、直辖市建委(市政委、房地局)、计划单位列市建委
(房地局):
为了加强对城市大厦的管理,提高城市大厦的整体管理水平,进一步开展创建物业管理优秀大厦工作,在总结两年来对大厦考评验收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建设部建房〔1995〕120号文件要求,制定《全国城市物业管理优秀大厦标准及评分细则》(以下简称《标准》),现将《标
准》印发给你们,并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本《标准》所称大厦,是指按城市统一规划建设、基础设施设备齐全、建筑面积在4万平方米以上、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入住率达60%以上的高层住宅小区、住宅组团;建筑面积在1万平方米以上、使用率达80%以上的办公楼、写字楼或其它经营性大厦或大厦组团等。
本《标准》所称大厦管理,是指对大厦的房屋建筑及其设备、市政公用设施、绿化、卫生、交通、治安和环境容貌等管理项目进行维护、修缮和整治。
二、本《标准》适用于评选全国城市物业管理优秀大厦。省(自治区、直辖市)级城市物业管理优秀大厦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参照本《标准》制定。
三、本《标准》总分值为100分,按各条款分解。考评中,对不符合《标准》条款要求的部门,按评分细则扣除相应分值。
四、各地向部申报全国城市物业管理优秀大厦前,由大厦管理单位认真填写《全国城市物业管理优秀大厦申报表》,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主管部门签署预评预验意见并加盖公章,于每年7月30日前申报到建设部房地产业司。
联系单位:建设部房地产业司物业管理处
地 址:(100835)北京市海淀区三里河路9号
联系人 :朱文奇
电 话:010-68393170

附件

全国城市物业管理优秀大厦标准及评分细则
-------------------------------------------------------
| | |规定 | |
|序号| 标 准 内 容 | | 评 分 细 则 |
| | |分值 | |
|--|-----------------------|---|----------------------|
| |1.大厦符合城市规划要求 |0.5|符合0.5,基本答合0.3,不符合0 |
|一 |2.严格按照国家标准验收 |0.5|符合0.5,基本答合0.3,不符合0 |
| |3.具有完整的验收资料、图纸、档案 | 1 |符合1.0,基本答合0.3,不符合0 |
| |4.办理管理交接手续 | 1 |办理1.0,未办理0 |
|--|-----------------------|---|----------------------|
| |1.由专业的管理单位对大厦实行统一的专业 | 1 |实行1.0,基本实行0.5,未实行0 |
|二 | 化管理 | | |
| |2.有固定的管理经营场所 | 1 |具备1.0,基本具备0.5,不具备0 |
|--|-----------------------|---|----------------------|
| |1.成立大厦业主委员会或管理委员会 | 1 |符合1.0,基本符合0.5,不符合0 |
| |2.管理单位与业主委员会(管理委员会)及 | | |
|三 | 与上级主管部门签订物业管理合同,责、 | 1 |符合1.0,基本符合0.5,不符合0 |
| | 权、利关系明确 | | |
| |3.制定业主公约或住用户公约 | 1 |完善1.0,基本完善0.5,不完善0 |
|--|-----------------------|---|----------------------|
| |管理单位制定出争创全国城市物业管理优秀 | |①规划、方案齐全1.0,缺一项扣0.5,规 |
|四 | 大厦的规划与具体的实施方案并落实到各 | 2 | 划、方案不具备0 |
| | 部门 | |②落实1.0,基本落实0.5,未落实0 |
|--|-----------------------|---|----------------------|

| |大厦各项管理制度、服务质量标准、各工作 | | |
|五 | | 3 |符合3.0,每一项不符合要求扣0.5 |
| | 岗位考核标准、奖惩办法完善 | | |
|--|-----------------------|---|----------------------|
| | | |①配制计算机并实际应用广泛,可查阅各 |
| | | |种资料1.5,配制但实际应用不广泛1.0, |
|六 |大厦管理应用计算机等现代化管理手段,进 | 2 |配制但尚未应用0.5 |
| | 行科学管理 | |②具备其它现代化管理手段(如监控、报 |
| | | |警、对讲机、机动能力等)0.5,不具备0 |
|--|-----------------------|---|----------------------|
| |1.管理人员要有明显标志,整体素质高,遵 | 1 |符合1.0,基本符合0.5,不符合0(经过职|
| | 守职业道德,语言规范文明 | | 业道德培训) |
|七 |2.主要负责人和业务骨干经过房地产管理及 | 1 |符合1.0,基本符合0.5,不符合0(无培训|
| | 物业管理专业培训,有较强的事业心和开 | | 证书)0 |
| | 拓精神 | | |
|--|-----------------------|---|----------------------|

| | 房屋管理及维修养护 |16 | |
| |-----------------------|---|----------------------|
| |1.房屋图纸档案、资料齐全,管理完善 | 2 |符合2.0,基本符合1.0,不符合0 |
| |2.建立住用户档案,所在栋号、房号清晰, | 2 |符合2.0,基本符合1.0,不符合0 |
| | 随时可查 | | |
| |3.大厦(组团)及栋号、楼层有明显标志及 | 1 |标志、引路图齐全1.0,无引路图扣0.5标 |
| | 引路方向平面图 | | 志每缺一个扣0.2 |
| |4.无违反规划私搭、乱建 | 2 |符合2.0,每发现一处扣0.5 |
| |5.大厦外观完好、整洁 | 2 |符合2.0,每发现一处不合要求扣0.5 |
| |6.封闭阳台的,要统一有序。阳台(包括平 | 2 |符合2.0,每发现一处不合要求扣0.5 |
|八 | 台和外廊)的使用不碍观瞻 | | |
| |7.装饰装修房屋的,不危及房屋结构与他人 | 1 |符合1.0,基本符合0.5,不符合0 |
| | 安全 | | |
| |8.房屋完好率达98%以上 | 1 |符合1.0,基本符合0.5,不符合0 |
| |9.房屋零修及时率达98%以上,零修合格率 | 2 |①及时率达标0.6,每降低1%扣0.1 |
| | 达100%,并建立回访制度和回访记录 | |②合格率达标0.6,每降低1%扣0.1 |
| | | |③建立回访制度0.4、记录0.4 |
| | | |①实行代收代缴0.6,缺一项扣0.2 |
| |10.房租、水、电、气等各项费用,实际代收 | 1 |②收缴率达标0.4,每降低1%扣0.1 |
| | 代缴,收缴率达98%以上 | | |
-------------------------------------------------------

续表
-------------------------------------------------------
| | |规定 | |
|序号| 标 准 内 容 | | 评 分 细 则 |
| | |分值 | |
|--|-----------------------|---|----------------------|
| | 设 备 管 理 |34 | |
| |-----------------------|---|----------------------|
| | (一)设备管理综合要求 |(7)| |
| |1.设备图纸、档案资料齐全,建立设备台帐, | 2 |符合2.0,基本符合1.0,不符合0 |
| | 项目齐全、目录清晰、管理完善,可随时 | | |
| | 查阅 | | |
| |2.制定设备安全运行、岗位责任制、定期巡 | 2 |符合2.0,制度不完善、有制度不落实或记 |
| | 回检查测试及维修保养、运行记录管理制 | |录不完整每一项扣0.3 |
| | 度和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 | | |
| |3.设备良好,运行正常,一年内无重大管理 | 1 |符合1.0,不符合0 |
| | 责任事故 | | |
| |4.设备及机房环境整洁,无杂物、灰尘,无 | 1 |符合1.0,基本符合0.5,不符合0 |
| | 鼠、虫害发生 | | |
| |5.配备所需各种专业技术人员,维修和操作 | 1 |符合1.0,基本符合0.5,不符合0 |
| | 人员持证上岗 | | |
| |-----------------------|---|----------------------|
| | (二)供电系统 |(5)| |
| |1.保证24小时正常运行,出现故障,立即排除 | 1 |符合1.0,每次故障排除不及时扣0.5 |
| |2.限电、停电按规定提前通知住用户 | 1 |符合1.0,不符合0 |
| |3.配电室管理严格按国家标准操作运行 | 1 |符合1.0,基本符合0.5,不符合0 |
| |4.备有应急发电机的,可随时起用 | 1 |符合1.0,基本符合0.5,不符合0 |
| |5.制定临时用电管理措施并严格执行 | 1 |符合1.0,基本符合0.5,不符合0 |
| |-----------------------|---|----------------------|

| | (三)消防系统 |(5)| |
| |1.消防控制中心及消防系统配备齐全,完好 | 2 |符合2.0,基本符合1.0,不符合0 |
| | 无损。可随时起用 | | |
| |2.配备专职或兼职消防人员,定期演练,开 | 1 |符合1.0,基本符合0.5,不符合0 |
| | 展消防知识及法规的宣传教育 | | |
|九 |3.订有突发性火灾等灾害应急方案,设立消 | 1 |符合1.0,每有一项不合要求扣0.3 |
| | 防疏散示意图,紧急疏散通道畅通,照明 | | |
| | 设施、引路标志完好 | | |
| |4.无火灾及其它安全隐患 | 1 |符合1.0,每发现一处隐患扣0.5 |
| |-----------------------|---|----------------------|
| | (四)电梯系统 |(4)| |
| |1.电梯按规定时间运行,安全设施齐全有效, | 1 |符合1.0,运行时间、安全设施、通风、照 |
| | 通风、照明及其它附属设施完好 | | 明等每有一项不合要求扣0.3 |
| |2.电梯准用证、年检合格证、维修保养合同 | 1 |符合1.0,电梯准用证、年检合格证、合同 |
| | 完备 | | 每缺一项扣0.5 |
| |3.桥厢、井道保持清洁 | 1 |符合1.0,每有一处不符合要求扣0.2 |
| |4.出现运行故障后,维修人员能在规定时间 | 1 |符合1.0,抢修不及时每次扣0.2,发生重 |
| | 内到达现场维修 | | 大电梯事故0 |
| |-----------------------|---|----------------------|

| | (五)给排水系统 |(5)| |
| |1.按规定对二次供水蓄水设施设备进行清洗、 | 1 |符合1.0,每发现一项不合要求扣0.5 |
| | 消毒。二次供水卫生许可证、水质化验单、 | | |
| | 操作人员健康合格证俱全。保持水池、水 | | |
| | 箱及周围环境的清洁卫生,无二次污染及 | | |
| | 隐患 | | |
| |2.设备阀门、管道无跑、冒、滴、漏 | 1 |符合1.0,每发现一处不符合扣0.2 |
| |3.所有排水系统通畅,汛期道路无积水,楼 | 1 |符合1.0,每发现一项不合要求扣0.5 |
| | 内、地下室及车库无积水、浸泡发生 | | |
| |4.高压水泵、水池、水箱有严密的管理措施。 | 1 |符合1.0,每发现一项不合要求扣0.5 |
| | 供水计量及收费严格执行有关部门规定, | | |
| | 无不合理计量及乱收费现象,限水、停水 | | |
| | 能预先通知用户 | | |
| |5.遇有事故,维修人员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抢 | 1 |符合1.0,每发现一项不合要求扣0.5 |
| | 修,无大面积跑水、泛水、长时间停水事故 | | |
-------------------------------------------------------

续表
-------------------------------------------------------
| | |规定 | |
|序号| 标 准 内 容 | | 评 分 细 则 |
| | |分值 | |
|--|-----------------------|---|----------------------|
| | (六)空调系统 |(4)| |
| |1.中央空调系统运行正常,无超标噪音和严 | 1 |符合1.0,每发现一处不合要求扣0.5 |
| | 重滴漏水现象 | | |
| |2.窗式及分体式空调的安装位置统一,排列 | 2 |符合2.0,每发现一处不合要求扣0.2 |
| | 有序 | | |
| |3.中央空调出现运行故障后,维修人员在规 | 1 |符合1.0,抢修不及时每次扣0.3 |
| | 定时间内到达现场维修,并做好记录 | | |
| |-----------------------|---|----------------------|

| | (七)供暖供气系统 |(4)| |
| |1.锅炉供暖设备、煤气设备、燃气设备完好、 | 1 |符合1.0,每发现一处不合要求扣0.5 |
| | 运行正常 | | |
| |2.管道、阀门无跑、冒、滴、漏现象及事故 | 1 |符合1.0,每发现一处不合要求扣0.2 |
| | 隐患 | | |
| |3.北方地区,冬季供暖,居室内温度不得低 | 1 |符合1.0,基本符合0.5,不符合0 |
| | 于16℃ | | |
| |4.“三废”排放符合国家环保标准。贮放、清 | 1 |符合1.0,基本符合0.5,不符合0 |
| | 运管理有序 | | |
|--|-----------------------|---|----------------------|
| | 市政公用设施管理 | 4 | |
| |-----------------------|---|----------------------|
| |1.公共配套服务设施完好,无随意改变用途 | 1 |符合1.0,每发现一处不合要求扣0.2 |
| |2.公共照明、通讯、邮政设备设施齐全,工 | 1 |符合1.0,每发现一处不合要求扣0.2 |
|十 | 作正常 | | |
| |3.道路畅通,路面平坦,有交通标志 | 1 |符合1.0,每发现一处不合要求扣0.2 |
| |4.订有交通车辆管理制度,机动车、非机动 | 1 |符合1.0,无制度扣0.5,车辆停放每发现 |
| | 车无乱停乱放 | |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0.2 |
|--|-----------------------|---|----------------------|

| | 环境卫生管理 | 8 | |
| |-----------------------|---|----------------------|
| |1.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完善并落实 | 2 |符合2.0,基本符合1.0,不符合0 |
| |2.环卫设施齐备,设有垃圾箱、果皮箱、垃 | 1 |符合1.0,每缺一项扣0.3 |
| | 圾中转部等保洁设备 | | |
|十一|3.实行标准化清扫保洁,由专人负责检查、 | 2 |符合2.0,每有一项不符合扣0.5 |
| | 监督。公共走道、地下室、天台等所有公 | | |
| | 共场所保持清洁,无随意堆放杂物和占用 | | |
| |4.商业网点管理有序,无乱设摊点、广告牌、 | 2 |符合2.0,每发现一处不符合要求扣0.2 |
| | 乱帖、乱画等现象 | | |
| |5.无违反规定饲养家禽、家畜及宠物 | 1 |符合1.0,基本符合0.5,不符合0 |
|--|-----------------------|---|----------------------|
| | 绿化管理 | 3 | |
| |-----------------------|---|----------------------|
|十二|1.绿地面积符合规划设计要求 |1.5|符合1.5,基本符合1.0,不符合0 |
| |2.绿化管理及养护措施落实,无破坏、践踏 |1.5|符合1.5,管理、养护措施未落实扣1.0, |
| | 及随意占用现象 | | 破坏、践踏、占用每一处扣0.3 |
|--|-----------------------|---|----------------------|

| | 治安保卫管理 | 8 | |
| |-----------------------|---|----------------------|
| |1.基本实行封闭式管理 | 1 |符合1.0,基本符合0.5,不符合0 |
| |2.实行24小时保安制度 | 2 |符合2.0,基本符合1.0,不符合0 |
| |3.保安人员有明显标志,工作规范,作风严 | 2 |符合2.0,每发现一人或一处不符合要求扣 |
|十三| 谨 | |0.5 |
| |4.危及住用户安全处设有明显标志和防范措 | 2 |符合2.0,每发现一处不符合要求扣0.5 |
| | 施 | | |
| |5.无因管理责任引发的重大刑事案件和交通 | 1 |符合1.0,不符合0 |
| | 事故 | | |
-------------------------------------------------------

续表
-------------------------------------------------------
| | |规定 | |
|序号| 标 准 内 容 | | 评 分 细 则 |
| | |分值 | |
|--|-----------------------|---|----------------------|
| | 精神文建设 | 5 | |
| |-----------------------|---|----------------------|
| |1.订有住用户精神文明建设公约,住用户能 | 1 |符合1.0,无精神文明建设公约扣0.5,每 |
| | 自觉遵守大厦的各项管理规定 | | 发现一起不能遵守规定扣0.2 |
| |2.住用户之间关系融洽、团结互助文明住用, |0.5|符合0.5,基本符合0.3不符合0 |
| | 关心孤寡老人、残疾人 | | |
| |3.有宣传学习园地,并开憎爱分明宣传活动 |0.5|符合0.5,无园地或未开展活动扣0.3,不 |
|十四| | | 符合0 |
| |4.有公共娱乐场所和设施,管理单位定期组 |0.5|符合0.5,无场所和设施扣0.3,未开展活 |
| | 织开展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 | | 动扣0.2,未定期开展活动扣0.1 |
| |5.管理单位积极配合街道办事处、居委会、 |0.5|符合0.5,基本符合0.3不符合0 |
| | 派出所开展的各项工作 | | |
| |6.住用支持和配合管理单位的工作,无重大 | 2 |符合2.0,有重大投诉的扣1.0,满意率每 |
| | 投诉,对管理单位的评议,满意经达95% | | 降低1%扣0.2(通过走访住户评议) |
| | 以上 | | |
|--|-----------------------|---|----------------------|
| | 管理单位经济效益 | 5 | |
| |-----------------------|---|----------------------|
| |1.大厦管理单位要有企业发展规划、建立现 | 1 |符合1.0,基本符合0.5,不符合0 |
| | 代化企业制度方案 | | |
| |2.建立房屋、设施设备维修养护基金,管理 | 2 |符合2.0,建立但管理不善1.0,尚未建立0|
|十五| 有序 | | |
| |3.建立财务管理公开监督制度,每半年向住 | 1 |符合1.0,基本符合0.5,不符合0 |
| | 户公布一次 | | |
| |4.实行以业养业,多种经营,为住用户提供 | 1 |符合1.0,基本符合0.5,不符合0 |
| | 多项服务,收费合理,价格公开 | | |
-------------------------------------------------------



1997年4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