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关于1952年“三反”人民法庭判处贪污分子的刑事处分不须报人民法院批准的复函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2 04:28:05   浏览:8898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关于1952年“三反”人民法庭判处贪污分子的刑事处分不须报人民法院批准的复函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关于1952年“三反”人民法庭判处贪污分子的刑事处分不须报人民法院批准的复函

1963年1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


中共国营第二一八委员会:
1962年12月7日来函已收到。你们提出的“三反”时对贪污分子经人民法庭判处刑事处分后,是否还需报人民法院批准的问题,根据前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1952年3月30日公布的“关于‘三反’运动中成立人民法庭的规定”,“三反”时人民法庭判处贪污分子刑事处分,不需报经人民法院批准。此复。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文化部关于印发《文化部直属艺术表演团体聘任委员会章程(试行)》的通知

文化部


文化部关于印发《文化部直属艺术表演团体聘任委员会章程(试行)》的通知
1996年1月10日,文化部

根据文化部党组关于实施《文化部直属艺术表演团体布局结构调整及考评聘任的总体方案》的决定,现将《文化部直属艺术表演团体聘任委员会章程(试行)》印发给你们,望遵照执行。

附:文化部直属艺术表演团体聘任委员会章程(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保证文化部直属艺术表演团体(以下简称中直院团)岗位聘任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各院团设立聘任委员会,负责对取得应聘资格的各类艺术专业人员及本院团中层以下演职员工进行岗位考核、聘任。
区别不同领导体制,聘任委员会接受院团党委、行政负责人或艺术负责人的领导,按照《文化部直属艺术表演团体布局结构调整及考评聘任的总体方案》及有关规定,通过考核,确认各院团应聘人员的岗位聘任资格。
第三条 聘任委员会的工作目标是通过综合考核,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地评价各类人员的德、能、勤、绩等方面的水平,为各院团的人员优化组合、人才资源的合理配备提供客观依据,以保证院团建立起科学、合理并符合艺术规律的人员结构,最大限度地调动与发挥各类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

第二章 组 织 机 构
第四条 聘任委员会为非常设机构。委员一般为十至十五人,其中主任委员一人,副主任委员二人。主任委员根据不同领导体制由院团党委书记或院团长、艺术领导担任。委员由群众公认的作风正派的专家、党政领导、有关中层机构负责人组成。委员人选一般应在一定形式的民主推荐、协商提名的基础上产生,经院团党政领导集体研究决定,报文化部人事司备案同意后,即应确认受聘。
聘任委员会实行主任委员负责制。主任委员领导聘任委员会的工作,副主任委员协助主任委员工作。
聘任委员会实行任期制,根据单位的情况,可任2—4年。因工作需要调整的,应报部人事司备案同意后进行。
第五条 聘任委员会组织应聘人员的岗位考核,根据考核结果确认其上岗资格并将获得上岗资格的应聘人员名单按规定程序报院团审批,批准后方可办理聘任手续。
第六条 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团长负责制的院团,其聘任委员会的工作对党委负责,岗位考核结果须报党委批准,由院团行政领导聘任。
第七条 实行院团长负责制或艺术领导负责制的院团,岗位考核结果须报院(团)务会议或艺术领导批准并须征得院团党委同意,由行政领导或艺术领导聘任。

第三章 职 责 范 围
第八条 聘任委员会履行下列职责:
(一)按照有关规定,统一组织实施本院团各类应聘人员的岗位考核、评审;
(二)根据不同专业特点,拟定岗位考核办法和测评方式;
(三)发布有关岗位业务考核、监督管理的办法和规章;
(四)发表考核意见,确认应聘人员的岗位聘任资格;
(五)审理复议有关岗位考核聘任的申诉事项;
(六)提出免考人员的岗位安置意见;
(七)行使有关文件规定的职责和院团领导交付的其它职责。
第九条 聘任委员会应对考核中的具体意见严格保密。委员对考核意见没有解释的义务。
第十条 聘任委员会定期应向文化部人事司提交考核聘任情况的书面工作报告。

第四章 工 作 程 序
第十一条 聘任委员会负责对本院团岗位考核聘任的办法、日程、进度、标准、方式以及依照有关文件规定的重要事项等提出工作方案,同时须根据院团的具体情况与特点,拟定切实可行的实施细则,报本院团党政领导或艺术领导批准,并报文化部人事司备案。
第十二条 考核前,院团负责人应向聘任委员会报告本院团的机构、编制、岗位状况、岗位职责要求、受聘待遇、聘任条件、聘期、目标任务、聘任方式、聘任顺序以及解聘、辞聘条件等内容。
第十三条 对应聘人员进行岗位考核时,与会委员不得少于9人。考核办法可由各院团按照有关规定自行酌情制定。
第十四条 聘任委员会通过召开评审会议的方法,集体审议应聘人员岗位考核的情况。在认真评议的基础上,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经出席会议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委员通过后,方可确认应聘人员的岗位聘任资格。确认的上岗人数须严格控制在该院团岗位编制数内。
未出席评审会议的委员不得请人代理或补充投票。
第十五条 聘任委员会应定期向本院团领导写出书面报告,内容包括:
(一)应聘人员业务考核情况;
(二)应聘人员综合表现的评价;
(三)确认应聘人员是否具有上岗资格;
(四)免试人员岗位安置意见;
(五)委员应到、实到人数及表决结果。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六条 聘任委员会全体委员须严格遵守各有关规定和章程,恪尽职守,不得滥用职权,不得弄虚作假,营私舞弊或打击、压制应聘人员,对不能公正、客观地发表考核聘任意见的委员,上级主管部门有权责令其停止考核聘任工作,宣布考核聘任结果无效,并对责任者进行严肃处理。
第十七条 本章程由文化部人事司负责解释。
第十八条 本章程自颁布之日起试行。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防五”指挥部关于防制牲畜五号病工作奖惩试行规定>>的通知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防五”指挥部关于防制牲畜五号病工作奖惩试行规定>>的通知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



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区“防五”指挥部制订的<<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制牲畜五号病工作奖惩试行规定>>,现印发给你们试行。在试行中有何问题和反映,望告区“防五”指挥部,以便进一步修订完善。

广西壮族自治区“防五”指挥部关于防制牲畜五号病工作奖惩试行规定
根据国务院一九八三年关于在三、五年内扑灭牲畜五号病的<<紧急通知>>和<<家畜家禽防疫条例>>有关条款,结合我区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 凡认真执行国务院、农牧渔业部和自治区有关规定,防制工作成绩显著,按期或提前完成扑灭牲畜五号病任务者,对单位和个人每年进行评比一次,由各级人民政府及“防五”指挥部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
第二条 凡涂改、借用检疫证明或采取其它手段阻碍和拒绝进行牲畜防疫、检疫,不按规定处理五号病畜,按每头牲畜不少于30元处以罚款;由此造成疫情严重扩散者,对有关单位和个人从严处理。
第三条 从外地购进活猪及畜产品(包括头、蹄下水及胴体),必须经产地检疫机关检疫、检验出具证明方可销售。违者按每头20元、胴体产品每斤3角进行罚款;引起疫病扩散者,按情节加重罚款。
第四条 私人非法贩运、屠宰、出售五号病牲畜及其产品的,除没收刀具及所得全部收入外,并按每头牲畜50元以下处以罚款;经营、加工单位明知故犯,鲜销五号病猪肉者,处以500  ̄5000元的罚款,并给予其单位有关领导和当事人以行政处分。
第五条 交通运输单位和运输人员(包括押运员、驾驶员)运输未经检疫、检验的活猪及其它畜产品者,每头罚款10 ̄30元;拒绝检疫处理者,加重处罚。
第六条 凡检疫人员玩忽职守,徇私舞弊,不按规定程序检疫,随意开证或开假证明致使五号病牲畜得以贩运销售者,每次处以20元 ̄50元的罚款,情节严重者,同时给予行政处分。
第七条 经营、加工单位必须严格执行检疫制度,不得隐瞒疫情,违者除病变猪和同群猪按规定扑杀高温处理外,按每头猪处以10 ̄30元的罚款。
第八条 乡(镇)畜牧兽医站或有关企事业单位,发现疫情,不立即采取防疫措施,并在十二小时内报告县“防五”指挥部,县“防五”指挥部接到报告后不在二十四小时内派人到现场诊断,并采取措施,地、市指挥部在接到县指挥部报告后,不在二十四小时内提出处理意见,贻误时
机者,根据情节轻重,给予指挥部(或领导小组)负责人和当事人以警告、通报或必要的行政处分。
第九条 经检疫部门确认为五号病畜后,不在三天内扑杀处理完毕者(数量过多,不超过一个星期),追究当事人责任并给予必要的罚款。
第十条 经济处罚由当地县以上(含县)兽医检疫机关或畜牧兽医站执行;有违反<<食品卫生法>>者,会同卫生防疫机关共同执行。工商行政管理和公安部门予以配合和支持。触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一条 罚款收入50%交国库,50%由当地“防五”指挥部留作防疫经费。
第十二条 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执行。自治区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过去制发的有关规定同时废止,一律以本规定为准。




1986年4月23日